書摘》家,不只是名詞,更是動詞(李詣琦‧《媽媽,琦琦,和她們的女兒》)

2019/05/24

編按:去年十月,公視《青春發言人》節目一則預告「我的彩虹家庭:同性戀的小孩會是同性戀嗎?」的影片,在網路上迅速傳開並獲得廣大回響,一位擁有兩個女兒的母親與她的同性伴侶共組的家庭,既呈現了當代家庭的多元樣貌,而小女兒一席談話,也再度彰顯了構成家庭幸福的核心是愛。其中新加入的家庭成員李詣琦,將他們一家四口,七年來的相處故事寫下來,在《媽媽,琦琦,和她們的女兒:突破性別身分與家庭風暴,迎向愛與療癒的自學課》一書中,分享了她們獨特彩虹家庭的同與不同。本文即摘錄自本書〈家,不只是名詞,更是動詞〉。

 

二○一八年,公投後的一次課堂裡,我和參加療癒課程的學員們談及關係的建立。

「所以,妳跟太座會想要結婚嗎?」一個學員直接開口問道。

「妳覺得『結婚』是什麼呢?在我和太座的想法裡,我們是已經結婚了啊! 把對方視為生命和生活的共同經營者。」

「那妳有求過婚嗎?」學員饒富意味地問。

「 她時不時就在求婚啊! 有的時候, 聊個天也可以問出『 那妳要嫁給我嗎?』」在旁邊擔任輔助引導師的太座,這時刻竟然也想參一咖。

「哈哈哈,我真的很常這樣。應該是說,我覺得關係的確立是要一直去做的, 不是說『我們已經結婚了!已經有那張證書。』然後就可以不用管自己是否還有在關係裡,自己和對方的互動是否還在彼此的想像裡;所以,太座之前已經答應了, 我還是會時不時地就問。那這種問不是『我們還沒結,然後問她願不願意』的問, 而是再一次肯定彼此的『問』。」我把這句話進一步解釋。

「這段話,要拿給老公看一下。」另一個學員認真地說。

「像前幾天早上,我一臉平常地問小女兒『我和媽媽結婚的話,妳要不要給我領養?』小女兒很快地說『可以啊!』回來之後,我把這件事告訴太座,她就會說『妳現在是在跟我求婚嗎?』現在是『女兒已經答應了喔!』的狀態喔。哈哈哈。」我想起了最近一次的求婚,大笑出來。

在這個只有口頭約定的關係裡,我們一家四口都卯足全力地一起建構「家」, 一起實踐對家的想像,一起描繪家人的樣貌,不僅是期待對方為自己付出,也用相同的標準衡量自己、一起前進。有時,我們因為過去的經驗而感到不舒服、無法全心投入,每個人都會把這個時刻當成更瞭解彼此的機會,然後看見彼此還是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,兼容著各種不同的做法。

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有一個家,一個除了親密關係以外、還有小孩的家; 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有一個家,一個每個人都可以在這裡做自己、感受到被保護的家;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有一個家,一個不是只有家長在這裡施行家的樣貌, 更是孩子們也參與在其中的家。

對我們來說,「家」不是一個建築物,但是可以帶來保護和溫暖;「家」也不是一個名聲響亮的法定關係,而是其中有實質的交流和連結;「家」不是一個固定了之後,就不會再改變的名詞,而是會隨著每個人的成長而不斷茁壯的動詞。

這是一個我從來沒有想過的「家」。

讓自己不再被櫃子關住

「我常常會說『我們家像活在未來,一個沒有歧視的未來。』只要越來越多人, 用更多的愛去接受自己原本的樣子。那我們就會一起把未來變成現在。」參與「婚姻平權大平台」的《平等的愛,一樣的家》影片拍攝時,我有感而發說出。

身上貼有同志標籤的我,在建立深度自我認同的過程裡,企圖不讓負面的描繪定義自己,還要重新詮釋這個身分。我發現,這個社會裡有各式各樣的「櫃子」, 讓原本可以讓世界多元豐富、人與人之間的差異,變成隱藏真實自我,與他人斷開連結的利刃,這是非常令人感到惋惜的事情。

出櫃,是讓自己不再被櫃子關住,甚至是回到女兒們向我示現的那樣:人, 一開始都是沒有任何櫃子的。同志身分,讓我學習珍惜與愛護自己,不讓他人把誤解加在身上,使誤解變成弱化自己、強化他人的武器。在這之後,我才理解到, 同志族群要帶給世界的祝福,是鬆動性別框架與觸動人們重新思考家庭的本質,於是我能夠不卑不亢地展現自己,讓非主流性傾向的朋友們,也能意識到自己是個禮物、是個祝福。擁抱真實的自己、不掩藏,是讓更多人在看見世界豐富性的同時, 進一步延展了內在的同理心與寬闊度。

許多人盛讚我們一家的勇敢,願意在大眾面前打開櫃門,呈現我們自然的互動。然而,我們深知自己只是一盞星星之火,一盞願意用盡全力點亮自己的火苗, 讓每位看見這份亮光的朋友們知道:這份勇氣並不只存在於我們的心中,更存在於體會到這份感動的你們的內在。強大的勇敢,雖非一蹴可幾,但只要開始便是啟程。

 ■文、圖/李詣琦‧文章由果力文化授權、圖片由李詣琦授權轉載‧原文收錄於《媽媽,琦琦,和她們的女兒》

 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