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在性侵之後,專訪《生命暗章》作者李懷瑜
2019/04/09▲台裔美籍作家李懷瑜(擷自Youtube)
台裔美籍作家李懷瑜(Winnie M. Li)根據自身遭受性侵的經驗書寫而成的小說《生命暗章》(Dark Chapter)近日推出中文版。在此之前,此書已因2017年獲得英國「非布克獎」(Not the Booker Prize),而引起注目及討論。
「非布克獎」是由英國《衛報》主辦,在曼布克獎(The Man Booker Prize)優勝名單公布之前,由讀者網路提名、票選,加上《衛報》評審的專業意見,共同選出年度最受歡迎的英語小說。2017年度入圍的5部作品中,《生命暗章》備受讀者青睞,得到最高票數,評審也一致認同這是部優秀的作品。評審漢娜.麥克唐納(Hannah Bruce Macdonald)盛讚這部作品不只是勇敢且重要的故事,更是一部非常棒的小說。
2008年,李懷瑜前往愛爾蘭貝爾法斯特(Belfast)參加北愛簽訂和平協議10週年紀念活動。熱愛健行的她,獨自前往貝爾法斯特西部的森林散步健行時,遭到一名15歲少年性侵。在這起不幸事件之後,她不只留下心理創傷、為自己身體是否會遭受感染擔憂,還得獨自面對醫療體系、檢警單位、法院、媒體與世人的目光,最後她選擇將這些經歷與內心轉折寫入《生命暗章》。李懷瑜接受《愛爾蘭新聞》(The Irish News)訪問時表示:「事件發生後沒多久,我就決定把它寫出來,這是一段非常久的過程。」
《生命暗章》書中女主角同樣是美國遊客,在公園遭到一名青少年性侵。故事從被襲擊事件說起,敘述一路行來,被事件撕裂的自我如何重新融合成為一個人,一個仍然可以成為的自己,同時也是過去一直以來的自己。本書更難能可貴之處在於,並不停留在受害者的立場,李懷瑜甚至另闢敘述視角,以同理心來揣摩加害者:他在什麼樣的家庭長大,成長過程是否有足夠溫暖,環境如合型塑他的人格,甚至,他為什麼這麼做。
「我在事後不停思考兩個問題。第一,這名15歲男孩到底在想什麼,竟然對陌生人犯下如此罪行?第二,他到底知不知道這會對我的人生造成什麼影響?」李懷瑜說:「我不知道答案,我永遠也不會知道。這兩個問題一直盤旋在我腦中,促使我寫出這本小說。」
不論國內外,#MeToo運動方興未艾,曾受性暴力、性侵害的人們不再壓抑,勇敢為自己發聲。同為性侵受害者,李懷瑜勇敢面對人生最黑暗的篇章,透過書寫來療癒、陪伴每一顆受損的心;她同時用更大的同理心,刻畫了加害者的心路歷程,除去世人對性犯罪中兩造的刻板印象,肯定彼此生而為人的存在。作者期許社會與公家機關能打破偏見,給予合宜的協助與支持。Openbook與悅知文化共同企劃,希望透過李懷瑜的專訪,將本書的勇敢與溫暖更加直接、有力的帶給讀者。
Q:本書是依據您親身經歷的事件書寫而成,細膩地刻劃人物內心的轉折,劇情鋪陳充滿情緒張力。想請問您在撰寫時是如何保持客觀,將自己及小說角色分割,理性地述說事情經過?
李懷瑜:關於薇薇安(女主角)的描寫,過程中確實為我帶來極大的情感挑戰。述說薇薇安的創傷、創傷後壓力症候群,以及憂鬱的狀態,我必須重溫人生中最不堪的事件。身為作家,使用近距離的第三人稱觀點,確實能夠拉開少許距離,讓我得以回顧自身經歷的創傷,盡最大可能重新以虛構方式呈現。
我進行了許多實驗性寫作,如何以語言準確表達薇薇安在特定時刻經歷的孤立及分裂的感受。描寫這些部分時,我確實哭了許多次。但我也隱約感受到因此獲得的力量,因為我可以告訴自己:「看啊,我經歷過那樣的事,但都已經過去了。」此外,以個人的真實經歷為基礎來創作小說,讓我自覺有能力控制創傷,這是我經歷犯罪行為的當下所無法完成的事。
▲李懷瑜於TED的演講影片
Q:在故事中分別描寫了加害者與受害者的心境,我們可以看到加害者強尼的成長,甚至他成為大人後的心路歷程。請問您為何會如此設計,又是如何思考原生家庭影響、形塑人格特質的重要性?
李懷瑜:若是少了強尼的觀點,《生命暗章》將變成一本全然不同的小說,而我在寫作的同時也會失去一些樂趣。藉由同理心描寫強尼,我希望擴張同時身為作者與倖存者,在思考上的極限。我也認為,社會必須開始以「人」的角度看待加害者,包括他們的經歷、教養,以及人格特質等,他們並非天生就是「怪物」,是這些事導致他們犯下性暴力的罪行。倘若,我們不願意理解導致犯罪行為的各種因素,恐怕就永遠無法預防此類犯行,未來也依舊會發生憾事。
沒錯,絕對是如此,我們的家庭環境、教育背景,以及童年經歷,在在塑造了我們的價值觀、態度,最終也決定我們成為怎樣的人。然而,這些因素大部分卻只是憑藉運氣而決定──畢竟,我們無法選擇生在怎樣的家庭、以及父母以何種方式扶養我們成為大人。因此,我認為絕對有必要考量,同樣一個人若出生在不同環境,可能就會成為截然不同的模樣。
Q:關於加害者強尼的角色形象及內心世界,您是如何揣摩其心理上的變化及思考邏輯?
李懷瑜:我希望讀者理解強尼為何做出那樣的行為。他從小在家暴環境中成長,由此學習到特定的厭女觀念與暴力行為。強尼從小就是個貧窮的邊緣人,而身為漂旅人更讓他面臨許多歧視──他認為世界不在乎他,那麼,他又何必在乎其他人?因為他能獲取的東西太少,致使他學到的是「有得拿就快拿」,毫不在意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什麼後果。
(攝影/ isabellaquintana,取自pixabay)
Q:對您來說,寫下這部作品是否為一種情感宣洩、精神淨化的過程?
李懷瑜:由於我持續在寫作,我認為寫下我遭到強暴的經驗,也是必然的事。發生了改變我人生的重大事件,我怎麼能不用自己的筆去談論呢?更何況,我知道這個議題關係到我們國家的許多人。
事實上,遭受攻擊後過了幾週,我便寫下《生命暗章》的序幕,由此產生寫作這本書的靈感(受害者與加害者視角交替呈現)。但我知道,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做好準備,並且真正寫出這本書。我必須與創傷經驗拉開距離,才能好好訴說這個故事。
5年之後,當我終於動筆寫下《生命暗章》,過程絕不輕鬆。但寫出遭受強暴的經歷絕對比實際體驗來得輕鬆。而且寫出來讓我能夠將自身的創傷轉化為我所精通的藝術形式──成為具正面意義、有成果的作品,而這與真實經歷恰恰相反。
Q:您曾經擔任電影製片,這樣的影像工作經驗對小說創作是否有影響呢?
李懷瑜:確實,我曾經從事電影製片工作,後來改行寫作,因此我依然熱愛電影。我經常看電影(不挑類型、製片、國家),身為現代作家,我認為寫作與影視敘事必須保持象徵性的關係,因為讀者、觀眾與影視關係密切。現在的讀者不像過往的人們那麼有耐性,他們習慣以視覺想像畫面;而寫作小說時,作者有機會深入探索角色的內心思想(這是電影做不到的)。因此,理想的小說家在訴說故事的同時,也必須在視覺動態描寫與深刻內心思想之間取得平衡。
Q:能否談談各國讀者對於本書的反應如何?
李懷瑜:整體而言,讀者們的回饋都相當正面,世界各地的讀者反應也非常熱烈。很不幸的是,性侵不分國家。我的韓國出版社安排我前往首爾,進行緊湊的宣傳行程。他們將我的書與南韓的#MeToo運動進行連結。因此,我有幸與韓國當地的女性主義專家、性侵倖存者與相關運動人士對談,我的小說讓他們深受感動。
由於故事與角色背景設定為愛爾蘭,愛爾蘭當地也有許多讀者極有共鳴,也因為近年愛爾蘭推動女性主義運動,例如通過公投讓墮胎合法化(廢除憲法第八修正案);另外,貝爾法斯特橄欖球員強暴案的審判,也受到當地高度重視,民意沸沸揚揚。此外,也有南非讀者告訴我,強暴與性侵在他們國內頻繁發生,以致於被視為正常,因此,他們認為極有必要以更公開的方式思考這些罪行。
在#MeToo運動和#TimesUp運動的發源地美國,我遇到許多熱心的讀者,男女都有,他們也希望有一本書能進一步探討這個問題,將受害者與加害者的觀點一併呈現。
《生命暗章》各國版本
Q:透過這部作品,您希望如何改變或影響這個世界?
李懷瑜:我希望,有一天受害者們能以更公開的方式談論經歷,不必因此感到羞恥或遭受批判。同時,我也希望,有一天各國公家機關能妥善提供受害者需要的協助,並公正地將罪咎與責任加諸於理應背負的人。我願意相信,那天一定會到來,而所有人都有力量參與推動及實現。
《生命暗章》
Dark Chapter
作者:李懷瑜(Winnie M Li)
譯者:陳芙陽
出版:悅知文化
■撰文/Abigail‧共同企劃/Openbook閱讀誌、悅知文化‧本文由「Openbook閱讀誌」授權轉載,原文標題為「黑夜驟然降臨,她努力召喚星星:訪非布克獎得主李懷瑜」